地暖不热的原因千种万种,没有什么不可能。作为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,我们只能依据供暖的基本原理,充分挖掘我们的潜力进行排查,但结果不尽相同。有的问题解决起来简单轻松,有的却似乎是个死结……
某业主所居住的是高档小区,集中供热。业主以前没怎么在那住,所以对供暖效果不怎么了解。今年入住后一直感觉温度上不去。物业想了很多办法,温度就是上不去。看来,又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。
安安到达时大概上午10点,天气多云。其客厅为大理石地面,温度计显示室温大概17℃。其实这个温度很尴尬。国家规定的供热最低标准是18℃,而热力公司规定的最低供热标准是16℃,已经基本合格了。虽然去年热力公司多次测温,并且退了400元钱,可谁愿意为了一箱油钱,整个冬天都被冻得哆嗦?业主表示,他母亲住在金惠小区,供暖时能达到24℃~25℃。聊到这里我笑了,告诉他,那个小区的室内供暖、室外管线都是我设计的。
先看地暖的分集水器吧。我一进卧室,就看见了木地板,我想问题大概就出在了这里。分集水器在卧室的衣柜里……
分水器的供水总管上原来有一只温控阀,现在温控头已经摘掉了,被扔在了地上,还连着温控线。依照规定,安装在狭小封闭空间的温控装置,应采用分体式,即温度传感器感温元件外置的温控阀。在温控选择这点上,不存在问题。很多时候,可能会选择一体的温控阀,温控装置被安装在封闭狭小的空间,这是我们需要注意的第一个问题。
先摸摸分水器和集水器的温度。
操作示意图
正常情况下分水器要比集水器稍热。即如果分水器是热的,那么集水器是温的,大概就可以判断系统在正常循环。如果集水器比分水器稍热,即水逆向循环,可就要引起我们的注意了。
一般来说,只有在分水器前加有过滤器,如果逆向循环也能热,那么时间长后,会有杂质沉积在室内地暖管道中。
正常循环的情况下,每1~2年或者当感觉供暖效果明显下降的时候,可以试试清洗过滤网。过滤网使用一段时间后,会沉积泥沙等杂质,阻力增加,从而使过水能力降低。因此适时清洗过滤网可以使供暖系统保持最佳的运行状态。
接下来我们看看系统是否窝气。
操作示意图
关闭回水干管的阀门,慢慢旋转打开连着供水干管的分水器上的手动放气阀,看排出来的是气还是水,检查完毕后关好放气阀。
然后关闭供水干管的阀门,慢慢旋转打开连着回水干管的集水器上的手动放气阀,看排出来的是气还是水,检查完毕后关好放气阀。
经检查,排气阀能正常出水,系统未窝气。很多时候,系统不热是因为窝气。套用一句广告语,就是“通则不痛,痛则不通”。
下一个步骤,则应该去检查各个环路的通畅性。
操作示意图
只留一个环路流通,关闭其他环路,观察过水情况。在这种情况下,住户的供暖热水全部从这一环路通过,流速会增大,能听到明显的水通过管道的声音。用同样的方法,检查其他环路,听每一路的水流声是否有异常。如果每一路都能听到“呼呼”的水声,那么说明每个环路都是正常的。
那么是否为地暖系统的设计问题呢?
北方集中供暖的地暖都是由设计院统一设计,不会出现问题。该小区是近两三年的建筑,应该属于节能建筑,能耗应该没有问题,各个房间窗户较大,但均采用双层玻璃,保温方面应该问题不大。该业主的客厅、卫生间、厨房以及过道采用的是大理石地面,卧室采用的是木地板地面。经询问楼上无人居住,未供暖。查看热表,供水39℃、回水36℃,流量是1.5m³/h。该建筑面积为140㎡,我们先计算一下业主家获得的热量。
根据高中物理学过的Q=c×m×ΔT,大概算一下供暖系统释放的热量和热指标。水的比热容取4.2×103J/(㎏•℃),水的密度取1×103㎏/m³,套内面积取108㎡。
Q=4.2×103×1.5×103×(39-36)/3600=5250(W)
输入房间的热量有80%为向上的供热量,20%为向下的热损失。
供热量:5280×80%=4224(W)
热损失:5280×20%=1056(W)
每平方米套内面积的热指标:
5250÷108≈29(W/㎡)
京津冀地区的节能建筑平均热指标也就30W/㎡出头的样子,看来设计和运行都没有问题,可问题出在了哪?
首先,楼上不供暖对业主的影响很大。不供暖的时候,楼上也就14℃~15℃的样子,会存在户间传热,即损失热量。我们取楼板的传热系数为2W/㎡•K进行计算:
2×108×3=648(W)
没有来自上一层地暖向下的热损失,则:
5280×20%=1056(W)
当楼上不供暖时,和供暖相比,少了这两部分的热量之和:1704W。
本层热流剖面示意图
也就是说楼上供暖时,和不供暖时相比,少了1/3还多的热量。
其二,一般设计院出图考虑的是大多数情况。大多数家庭估计会选用地砖而不是木地板,因此大多时候,地暖间距是按地砖布置的。作为业主或者装修公司,选择木地板时,应进行校核计算,必要时,应重新铺设地暖。以平均水温35℃,室内18℃计算,间距300mm的时候,地砖地面的散热量是73.2W/㎡,而铺设木地板的时候,散热量只有52.7W/㎡。木地板盘管间距200mm的时候散热量是60.2W/㎡,木地板盘管间距200mm的时候散热量是67.5W/㎡,仍不及盘管间距200mm地砖地面。
地面的材质对地暖末端的散热量影响很大,请朋友们一定要引起重视。
但业主已经进行了精装修,刨地面改地暖恐怕不现实,可总不能冻着呀?
我们可以试着提高水温。但让热力公司提高整个小区供热参数恐怕也不可能。那可否自己用壁挂炉或空气源热泵带地暖,提高平均水温?要知道,提高地暖的平均水温,可以明显提高其散热量。那么,提高到多少合适?按平均水温40℃,室内18℃计算,间距300mm的时候,木地板地面的散热量是68.9W/㎡。按平均水温45℃,室内18℃计算,间距300mm的时候,木地板地面的散热量是85.4W/㎡。
我们还可以试着提高循环流量。其做法是在供水管上加大流量的循环泵,从而减小供热温差,提高平均水温。鉴于供水39℃,回水36℃,温差已经这么小了,估计效果有限。况且,擅自加泵,会影响整个供暖系统,整个楼可能出现不热的情况。但好处是,整个楼不热,物业和热力公司就会想办法了……
另外一个措施就是加辅助供暖末端。既然地面动不了,就可以考虑局部破坏吊顶、加管道,以及增加风机盘管等措施,来补充末端散热能力不足的问题。
业主还可以试着用厚重一些的窗帘,这样可以减少热量的损失,从而提高室内温度。
COPYRIGHT © 2025 建材十大品牌 ALL RIGHTS RESEREVD